月明人依旧

科举制渊源浅论

摘要:一个制度的出现并非凭空而生的,尤其是影响了中国古代一千多年的科举制,以至于对至今的考试制度、公务员制度等等都有影响。以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的方式,要远远早于隋唐,或可追溯于远古的尧舜禹传说时期。对于科举制度的研究,不应仅仅看其制度本身,然而,在现实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偏重于科举制度的内容、作用,鲜有人会从其制度的源流上来看,这是研究中的一点不足。
关键词:选官制度  科举制渊源  否定与发展
引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由来已久,选官方式、途径、标准更是不胜枚举。其中,最著名的无非是隋唐时期开创的科举制了。我们都知道,科举制以分科考试的方式对人才进行选拔,使得选拔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科举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逐渐趋于严密,公平考试,使得社会阶层不至趋于凝滞。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个社会迸发出活力,同时也孕育了盛唐气象。也正是科举制,给予人们向上的动力,无论是在国家层面的选拔人才还是对于社会层面的尊师重教亦或是个人层面的对于仕途利益的追求,都产生深远而深刻的影响。科举制何以产生如此耀眼的魅力呢?究其原因,在于公正。古今中外,从不缺少执着于公平公正的人。日本的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对于中国乃至亚洲进行了极端的批判,他的一生都在与日本国民的“封建性”作斗争。他为了使日本完成近代化,以毕生的精力来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国民、社会等诸多观念。他曾经把晚清的中国社会比喻为“一潭死水”,“没有新水注入,也没有水流出,有风吹来的时候,整个的池水被吹得浑浊,风止的时候池水又复归平静”,中国何以在近代落后于西方,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在于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观念阻遏了社会大众的活力,禁锢人们的思想。集毕生力量致力于打破日本的等级制度,使得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释放出自己的活力。科举制在唐代就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制度,为封建社会的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然而,一个制度的出现并非凭空而生的,尤其是影响了中国古代一千多年的科举制,以至于对至今的考试制度、公务员制度等等都有影响。以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的方式,要远远早于隋唐,或可追溯于远古的尧舜禹传说时期。对于科举制度的研究,不应仅仅看其制度本身,然而,在现实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偏重于科举制度的内容、作用,鲜有人会从其制度的源流上来看,这是研究中的一点不足。
一、 中国早期的考试制度
1、传说时期
《礼记·礼运》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所谓的选贤举能,就是酋长公选。传说中,尧的哥哥挚曾是部落联盟首领,由于他为人“不善”而被罢免,由尧接替了他的职位。尧晚年询问“四岳”,“四岳”表示他们的德行还不够,推荐舜,尧表示要对舜先考试一番。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这表明在原始社会后期,被推举为最高首领继承人的人,也不能马上获得首领的职位,还必须经过多年的考核和适用。
2、西周时期
我国的学校教育大致夏商时期就已存在。但是,到西周时期有了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大戴礼·保傅》中:“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礼记·内则》中说:“六年教之数以方名”, “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由此观之,西周时期,贵族教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六到九岁在家学习简单的数字、东西南北方名、天干地支等。第二阶段,入小学,学习书写、计数、音乐、舞蹈等。第三阶段十三岁为成童,以学礼、乐、射、御等大学课程。按《礼记·王制》载,乡学可以经过考试选拔少数俊秀者进入国学深造。先由地方官“乡大夫”主持考试,选拔乡学中的优秀学生,报告于西周的 “司徒”,被选中者称为“选士”。 “司徒”主持考试,“选士”中的优秀者升入 “国学”中的大学,称之为“俊士”。这些 “选士”、“俊士”统称为“造士”。九年学成后,“大乐正”主持考试。优秀者称为“进士”,周天子对其任以官职。
二、 秦汉时期
1、秦代的“学室”与吏师制度
秦始皇功垂千古,鞭挞宇内,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韩非子·五蠹》中载:“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载,秦普遍设于郡县的官学叫“学室”,“学室”的学生称 “弟子”。“弟子”必须是史的儿子。学室的教学一般有两项内容,一是明习法令,二是学写字。“学室弟子”经考试合格后便可毕业做官。不过弟子在任官之前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核与学习。据秦简《编年纪》载,一个叫“喜”的人,年19岁,经过考核后被任用为史。
2、汉代太学
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元朔五年在长安设太学,置博士弟子。汉武帝以后,随着汉王朝的不断发展,太学教育也得到了极大发展。汉代太学十分注重考试,制定了十分严格的考试制度。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中载:“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才,则英俊宜可得矣”。汉代太学考试大致有射策、策试、口试等。通二经者,授予“文学掌故”官职,通三经者,授予“太子舍人”官职,通四经者,授予“郎中”官职。类推,直至博通五经。
3、察举
察举,亦称之为荐举,是由汉朝的官员依据考核,把民间或基层官吏中的德才兼备者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他们一定的官职。察举的名目很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常科,经常举行,作岁举。另一类为非常科,作特举,即根据皇帝需要临时指定的特别选士科目。常科有孝廉、茂才等科,非常科有贤良方正、明经、明法、明算、至孝、童子等科。西汉时期,岁举孝廉是不需要考试的,但其他选士科目却已用考试来甄别士之高下。左雄改革加强了察举制中考试的因素,为后世以考试为核心的科举选士制度提供了借鉴。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九品官人法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分裂割据、战争频仍的时代。这个时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学校教育废置无常,发展缓慢。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了势力强大的门阀士族集团。曹操多次下求贤令“唯才是举,以备录用”,但是,他的这种用人不分门第的做法遭到了门阀士族的抵抗。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听从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行“九品中正官人法”承认士族做官的特权,获得了世家大族的拥护。这种制度的具体运转是首先设置中正官,由中正官品第人物,然后按品授官。九品中正制初期,政府选择中正官比较慎重,中正官“德充才盛”,“贤有识鉴”,品评人物主要以才德为依据,而不专重家室阀阅。但是随着士族势力的日益膨胀,中正官为世家大族所垄断,发展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境地。西晋文学家《咏史》诗中写道“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写的就是这种现象。
2、察举
九品中正制是这一时期选官制度的支柱。但是,朝廷在具体选官任人时,还有其他的途径。到了东晋、南北朝时,还举行考试。如西晋武帝泰始年间,郤诜、阮种被推举后考试优秀均居 “上第”,有人怀疑有假,因此晋武帝特别召集群士参加在宫廷举行的策问,晋武帝亲自审阅他们的对策,又擢为第一。晋武帝十分高兴,问:“卿自以为何如?” 诜答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帝亲至延贤堂策问秀才,以示重视考试。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设立五经博士,并开设 “五馆”。学馆中定期考试五经,成绩优良的,便可委派官职。这五馆学生不限名额、门第,既照顾了士族的权利,同时也给中小地主寒门阶层子弟以受教育的机会。
四、总结:
公平公正一直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虽然没有绝对的公平,但至少可以达到相对公平的境地。隋朝建立之初,实行九品中正制,但是由于严重影响中央集权,不适合社会的正常发展。隋炀帝始设进士科,武则天时期,开创武举、殿试,至宋朝考义理,糊名等等,不断发展完善,趋向公平公正化。科举制度的萌发,必然在之前有日积月累的沉淀,与社会耳鬓厮磨,最终才能适应中国的社会环境,推动中国封建制度的发展。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独创,不仅对于英国的近代文官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也大大推动了西欧的反封建斗争,以建立更为合理的选官制度,这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的贡献。以考试的方式来分高下,进而选拔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公正的。这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尧舜禹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完善。其考试的内容有所损益,其考试选拔人才的范围有所不同,其选拔人才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所不同,其选官考试的程序逐步严谨,趋向公正。而这一切,都不可忽视,正是因为有前期几千年的孕育,其自身不断地否定,才会有科举制度的萌发。

评论

热度(1)